RFID图书馆标签加工设备选型指南!
RFID标签加工设备作为核心基础设施,在智慧图书馆中有着关键作用。它不仅需要与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确保图书数据的精准采集与同步更新,更要与安全门禁系统、智能书柜等智能化设备形成有机联动,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智慧图书馆生态系统。因此在设备选型上,必须紧密结合实际业务需求,既要满足新书加工的批量处理需求,又要兼顾读者服务端的智能化操作体验,从而实现从采编入库到流通管理的全流程效能优化。
RFID图书馆标签加工设备选型指南
1、新书批量加工需求
图书馆新书批量加工的核心需求是高效完成RFID标签的自动化处理与数据同步。需要通过标签剥离机实现标签的自动分离与粘贴,配合平板读写器批量录入书目数据,并确保加工工作站与图书馆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实现MARC数据的自动导入。
平板读写器LSR10系列
支持符合ISO 15693和ISO 14443A协议标准,具备超强抗干扰能力和高灵敏度的读写性能及快速防碰撞处理算法。读写距离8-15cm,采用五面抗金属设计,可以有效控制读取范围,安装在底部有金属环境下,不受底部金属影响。
标签剥离机TB2001U
支持ISO15693、ISO14443A等主流RFID标准,具备AFI、EAS等关键字段改写能力。宽屏分离板设计和25-250mm/s无级调速功能确保标签剥离平整无褶皱,配合数显面板可精准调节剥离参数,剥标不皱不烂,不用手工剥离标签,实现单手贴标,提高贴标效率。
2、日常流通需求
图书馆日常借还环节主要是针对零散的流通借还需求,分体式的标签加工设备操作复杂,不能满足日常流通的需求,需要智能化的RFID设备来满足读者自助和馆员管理的双重需求。
桌面式一体式标签加工工作站SSK203
配备有触摸显示屏和简单操作的人机交流界面、图形界面,伴有语音提示,操作简单,可实现24小时、读者查询、自助借还书服务。
支持RFID高频或超高频可选,一次可读取10本以上,可选人脸识别、身份证、二维码、读者证等多种身份验证。只需在图书自助借还机上刷卡完成身份验证后将多本图书放置在图书扫描区域,确认后即完成借阅;还书时,只需将多本图书放置在扫描区域,确认后即可完成归还。
图书馆根据应用场景合理选择RFID标签加工设备,不仅可以实现图书的高效编目与快速流通,还能为后续的智能盘点、精准定位、大数据分析等增值服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从而全面提升图书馆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